返回

古代重组家庭日常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 85 章 婆姐劝和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小娃熟睡,宋腊梅半卧在床上对着窗棂发呆,许久之后缓缓叹一声气。

    老话说婆家饭碗不好端,可她没想过会这般令人憋闷。

    她还要熬多久?

    熬到生下一个男娃?

    万一,下一胎又是个女娃怎么办?

    她根本都不敢去想后果。

    是她太脆弱吗?

    别人又是如何承受的?

    院门响动,听声音是姑姐来了,李来弟进屋看淑惠睡着,看一眼让她歇着就出去了。

    没多大一会大姑姐和三姑姐也来了,一一进屋小声闲话两句。

    院中小娃们闹作一团,笑声不断。

    宋腊梅想到青成他们,嘴角露出一抹笑。

    李来弟端着糖水鸡蛋进来,笑道:“娘让给你煮的。”

    接到手里,宋腊梅笑笑,轻声说:“娘有心了。”

    就着这个话头,李来弟小声与她说起私己话:“咱娘就是性子太要强,一时抹不开面子,总觉得被外人笑话,自家孙女怎么会不喜。”

    宋腊梅搅着碗里汤,轻道:“我晓得。”

    李来弟知道这不是她真心话,暗叹娘不照顾月子,的确过分。

    为家庭和睦,仍好言相劝:“你心中有想法,二姐能理解,咱都是出嫁的女子,婆家跟娘家就是不一样,没血缘的人聚在一起过日子,总会有意见不和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她说起自家事,婆家三兄弟,她是二儿媳妇,大嫂嘴甜会来事,哄得婆母偏心她。

    小叔子最得婆母喜欢,连带着对弟媳妇也多有纵容。

    唯独对她这个二儿媳妇不咸不淡,对她生的孩子同样不是多疼爱。

    她心里怎么可能没怨言,可又能如何?一大家子过日子龃龉事数不胜数。

    活没少做,还遭嫌弃,想分家也分不了,她心里也苦着呢。

    宋腊梅代入自己,比现在更憋闷,不由同情她:“辛苦二姐了。”

    “过日子就是这样,且熬着吧,我就想着熬到分家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李来弟又劝她:“家里就弟弟一个,你不用受这份气,眼下娘是没想通,等她想通你的日子就好过了。”

    “也别多思,她摆脸子当看不见就好,我那婆母说出来的话听着能把人噎死,我只当听不见不去理会。”

    又列举村中媳妇们种种惨事,两相里一对比,宋腊梅心中果然好受多了。

    “你别记恨娘,她有些地方是做的不对,可跟恶婆婆比并不是太坏,要知道心里存着恨意,婆媳关系更难处。”

    宋腊梅点点头,叹一声:“我只是心疼淑惠,她一个奶娃不懂事,错也不在她,若她知道被嫌弃……,是我这个娘对不起她……。”

    她说着有些哽咽,眼睛也红了。

    李来弟特别能理解这种感受,自家孩子曾问过阿奶分吃的为何没他们的份?

    她这个当娘的心疼的要死。

    感同身受,陪着落了两滴泪,又忙擦泪:“坐月子不兴哭,淑惠长的伶俐可人,娘看着定会喜欢的。”

    宋腊梅把心里话吐出,好受许多,擦了泪:“但愿如此吧。”

    三姐妹两边劝,婆媳两人彼此的怨言少了些,下晌李庆有回来,就发现娘不再黑着脸,媳妇也不再总皱着眉。

    问过得知是姐姐们劝和,心里轻快一些。

    但婆媳间的矛盾,哪会是三言两语就能化解的。

    家中气氛没好几日,淑惠开始夜哭,每天傍晚时哭的上气不接下气,怎么哄逗都是无用。

    宋腊梅这个当娘的急的不行,就要请大夫来看。

    李婆子虽不喜孙女,但头一个孙辈,看小娃哭的嗓子都哑掉,又怎么会半分不在意?

    听要请大夫,皱着眉说:“这明明是冲撞邪祟。”

    把镇上一个善此道的婆子请进家中。

    婆子言之凿凿,就是邪祟作怪,烧了黄纸,又拿碗装水在西屋门前立筷子。

    她嘴中念念有词,喊着家中过世人。

    一连喊几个,筷子都没立住,等喊到宋腊梅过世的娘,筷子不用扶直直立在碗中。

    婆子就说:“小娃是被你亲娘缠上,看来是对你爹新娶有怨愤。”

    宋腊梅在村中也听过此事,半信半疑问:“那该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婆子要她去亲娘坟前烧纸,但她还在月子,连夜让李庆有去岳家,找她爹一起去。

    闺女哭的哑着嗓子,李庆有当爹的心疼,连忙带着黄纸去了。

    冬日睡的早,宋常贵都已经上了床,听李庆有拍着门喊人,忙披衣去开门,心突突跳害怕腊梅或是娃有什么不好。

    三言两言把小娃夜哭的事讲一遍,就要拉着他去宋腊梅亲娘坟前烧纸。

    宋常贵听是夜里哭闹的厉害,并没有急着走,先前圆月也是一样,请了大夫说是积了食克化不好。

    杜巧娘在旁边听着,连连附和:“也是这么大点的时候,大

第 85 章 婆姐劝和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